糖尿病

并发症

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大家说起糖尿病都说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长期高血糖会引起高达多种的糖尿病并发症,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症状以“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为主,2型糖尿病症状以“疲乏无力、肥胖”为主。

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为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如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可以控制好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如果糖尿病的高血糖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会引起高达多种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害生命,因此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急、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这类并发症重者可致死。

2.各种感染:如皮肤化脓性感染、真菌感染如足癣、女性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阴道炎、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及肾盂肾炎、合并肺结核。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

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最常合并的大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心脑血管疾病常被称为糖尿病的第一“杀手”。

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现有胸闷、胸痛、压榨沉重感,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心衰;并发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现有头晕、肢体麻木,严重者造成脑血管堵塞、破裂引起瘫痪甚至死亡。

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筛查最常做的是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有无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情况。心脏彩超可以及早发现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排查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建议初次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心电图检查,每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

糖尿病肾病变

糖尿病肾病变通常包括尿路感染、神经源性膀胱、肾盂肾炎、肾纤维化、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肾病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会逐渐发展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至肾衰竭,往往伴有其他的严重并发症。

为了防治糖尿病肾病,新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做尿常规分析,查24小时尿白蛋白;有蛋白尿者,每年应至少查1次血尿素氮和肌酐、尿常规、肾脏B超等检查。

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受累最常见,通常呈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如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觉,有时痛觉过敏。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影响胃肠道、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性器官功能,临床表现有胃排空延迟、饭后或午夜腹泻、便秘;体位性低血压、持续性心动过速;尿失禁、尿潴留、阳痿等。

诊断DM后患者需要每年查1次周围神经病变,如合并有眼病病变肾病等并发症应3-6月进行复查;加强足部护理。

眼的其他病变

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肌麻痹、青光眼;常表现症状为:眼睛干涩、视力下降、视力模糊、双影等;视野狭窄;黄斑、眼底渗血、失明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往往是不会出现症状的,而到了晚期,却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所以,糖尿病患者初诊时就应该做眼科检查,查询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如有发现,及时处理。

患医院做眼科检查,建议每年1次,1型糖尿病发病3年后每年检查1次,2型糖尿病确诊后每年检查1次,有眼睛的异常表现,随时行眼科检查,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要将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最严重、治疗费用最高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轻则发生足溃疡、足坏疽,重则截肢。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与五个方面病变有关,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生物力学异常、下肢溃疡形成和感染。

1.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皮肤干燥,因下肢缺血而表现为皮肤肌肉萎缩,皮温下降发凉,色素沉着。

2.由于神经病变使双下肢肢端刺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患者会有脚踩棉絮感,步态异常。对外伤的保护机制丧失,容易出现溃疡。

3.因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使骨头下陷造成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部畸形,或出现胼胝(俗称茧)。

4.行走时容易感到疲乏,甚至疼痛,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

5.当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容易合并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伤口不易愈合。

病情发展到糖尿病足时治疗很困难,病人往往花费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

糖尿病足的筛查

1.询问患者有无手足麻木、疼痛、蚂行感等感觉异常。

2.检查足部外观和动脉搏动情况:有无足部畸形,皮肤色泽是否正常,皮肤有无胼胝、破损及溃疡,有无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等情况。

3.疑有下肢缺血者,可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踝肱指数”(英文缩写:ABI,代表踝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正常值应大于0.9;若ABI小于0.9,则表示下肢动脉血管有硬化;若ABI小于0.6,则表示下肢血管病变比较严重)。

患者需要定期检查是否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如既往有足溃疡史,有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缺血性血管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足部畸形和胼胝,以及鞋袜不合适等。

对脚进行保护:每天检查脚,特别是足趾间;每天洗脚后用干布擦干脚,尤其是擦干足趾间;洗脚时的水温要低于37℃;不宜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物品直接对足部进行保暖;避免赤足行走;不要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学制剂来处理胼胝或趾甲;皮肤干燥可使用油膏类护肤品;水平地剪趾甲;穿鞋前先检查鞋内有否异物或异常,不能穿过紧或有毛边的鞋袜;每天换袜子,不穿高过膝盖的袜子。

糖尿病并发症的前兆

烦渴多饮,咽干舌燥

这是因为患者血糖高了,血黏度增加,患者总感到口渴,总想喝水,小便次数较平时增多。

头晕,血压升高

血糖控制不好,血糖升高,血容量增多。

心慌、胸闷,出汗

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都有过类似体验,特别是发生在餐前或者是运动后,那应该就是血糖低了。

视力下降

如果近期渐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提示可能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小便有异味、泡沫增加

提示并发糖尿病肾病,有肾功能损伤,有蛋白尿。

四肢麻木,感觉异常

如果你有双侧手脚麻木,对疼痛不敏感,对冷热不敏感,时有蚁爬感,刺痛,提示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排汗异常、排便异常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无汗、少汗、多汗、腹泻、便秘,尿失禁,尿潴留、纳差等,提示并发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的方法

糖尿病并发症是直接导致病人致残、致死的因素,所以一定要及时的预防住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并发症就要做好控制高血糖的准备。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有:监测血糖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

应该将血糖测定列为中老年人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如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

糖尿病患者应该用血糖仪,每天在7个时间点,对血糖进行监测,分别是:空腹时、早餐后2小时、午餐前、午餐后2小时、晚餐前、晚餐后2小时、睡前。从而及时了解自身血糖的变化,调整生活方式。空腹血糖宜在每升6.11毫摩尔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宜在每升9.44毫摩尔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应在7.0%以下。

糖尿病患者还需对血压和血脂进行监测。可用血压计在医生指导下,每天定时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一个良好的范围内。因为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并存,对心脑血管危害很大。医院进行一次血脂检查。

正确对待糖尿病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生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

现已知道,热量过度摄入、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配伍。对体重进行定期监测,将体重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体重增加时,应及时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要使运动成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生的习惯。

运动不但可消耗多余的热量和维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实感和欣快感。当然运动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照顾兴趣、结伴进行,以易于获得效果和便于坚持。要戒烟和少饮酒,并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双亲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

虽然糖尿病不能根治,但只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糖尿病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与工作,获得长寿。

来源:就医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㈢殑鍦板潃
鐧界櫆椋庢渶浣虫不鐤楁柟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