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据国家卫计委,有50.1%的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每天都有可能变成新的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不让自己成为这一半人?这5句话你最好记住!

1.肌肉是天然降糖药

讲述人:王陇德,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健康中国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

大家知道人为什么衰老?人衰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肌肉流失。你看老人颤颤巍巍,他肌肉拿不住了,肌纤维是人生下来是多少条,每个人就是多少条,固定了。

然后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如果您不刻意锻炼肌肉的话,逐年丢失,逐年丢失,丢的速度还很快,到75岁,您的肌肉剩多少?50%,一半没了。

现在多见的2型糖尿病,就和肌肉消失有关。因为胰岛素要发挥降血糖的作用,需要“助手”的帮忙,即胰岛素受体,而这个助手存在于肌肉细胞上。

如果你长期不锻炼,随着肌肉减少,“助手”的数量减少,降糖的作用就渐渐发挥不出来,血糖就上去了。

所以运动锻炼,特别是负重锻炼,是保住肌肉最好的办法。很多同志一说就会想到健身房,那么实际上是不是需要一定到健身房去呢?不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运动锻炼。你看电视的时候,就可以边走边看,或者边跳边看:

图据CCTV1《开讲啦》

注意,有效体育锻炼有三方面的要求:

频度,每周至少三次;

时间,平均每天要达到半小时以上;

强度,心率最好达到(-年龄)次。

只有达到以上三个要求,有足够的能量消耗,锻炼才是有效果的。

2.别拿吃糠咽菜的基因吃大鱼大肉

讲述人:向红丁,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现在人为什么越容易得糖尿病呢?还是吃出来的!

说到底,中国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这种吃法让人没吃几天饱饭就变胖,就得糖尿病。

中国人以前是很经饿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始终没有富裕过,长期的贫困锻炼了中国人很“抗饿”,一顿饱饭可以两天挨饿,饿不死。所以活着传代的人都有这样的本事,禁得住饿,可以说有“饿不死的基因”。这种基因在贫困时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因,没这种基因就死了,有这种基因才能活下来了。

改革开放后,突然富裕起来了,这种基因还在那在积攒能量,所以没吃几天饱饭,他可能就变胖了,血压就高了,血糖就高了,糖尿病高血压就来了。

所以到富裕阶段,这个节约基因就从一个好的基因变成了一个坏的基因了。是人容易发胖,发胖以后就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就糖尿病。就是这个过程。

所以不管没有得糖尿病,还是已经得了糖尿病,生活富裕了,还是得吃“穷”一点!

3.没有哪一种食物是降糖的!

讲述人:陈伟,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副主任

老实说,没有哪一种食物是降糖的,所有的食物吃进肚里,都会消化吸收,引起血糖升高,只不过速度快慢而已。

因为人体对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是针对某个人而言,哪个更容易升糖,哪个比较不容易升糖而已。

笼统来讲,食物种类摄入越多,它们在肠道中通过时间也会相对复杂,升糖速度相应也比单吃某一种食物更慢些。

所以,一顿饭不要只吃某一种食物,即使是认为是血糖指数较低的食物。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细搭配去吃,总热量不要高,吃够20样(包括油盐酱醋、主食、水果、蔬菜等)。

4.最怕体重和腰围同时增加

讲述人:于康,医院营养科教授

男士毕业后的5个阶段,从毕业2年、4年、8年到毕业十年以上,有什么变化?

除了头发掉得越来越多,就是腰围越来越大。同学聚会,真正腰围控制还不错的同学有几位?

寥寥无几。

这时就要提醒自己,腰围越大带来的慢性并发症就相对更高,寿命相对越短。

体重跟腰围同时增加的话,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糖尿病的风险极高。所以今天开始进行腰围的控制,男性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80厘米。我今天布置个作业,回家量量自己的腰围。

5.防治记个数字歌

讲述人:仝小林,糖尿病专家、中国医院原副院长

糖尿病不是一种孤立的疾病,患者往往有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等,必须看到代谢综合征这个整体。

代谢综合征是一个典型的“不良生活习惯病”,治疗必须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为此我们提出了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数字歌:

一个信念:与肥胖决裂;

两个要素:不多吃一口,不少走一步;

三个不沾:不吸烟,不饮酒,不熬夜;

四个检查:定期查体重、血压、血糖、血脂;

五六个月:减肥不求速成,每月减一两公斤即可,五六个月就见成效;

七八分饱:饮食上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吃序颠倒”,即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以素食为主,同时保证营养均衡;进餐时先吃青菜,快饱时再吃些主食、肉类。

王陇德中国居民健康现状: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准确了解所患疾病带来的影响。那么,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是什么?怎样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来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1、对肾脏的危害

因为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心脑血管伴随症状是糖尿病致命性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得病人数和死亡率呈上升指数。

3、对周围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4、对神经的危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5、对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能够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闭锁,视网膜组织缺氧,从而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水肿、渗出、出血、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增殖性病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的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的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这也是属于糖尿病的危害表现。

6、对物质代谢的危害

糖尿病对物质代谢的危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糖代谢严重紊乱,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酮体大量产生,组织未及氧化,肺及肾也未及时调节排出酮体,血酮浓度明显增高,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需紧急救治。

7、急性伴随症状

糖尿病危害还包括急性伴随症状,尿病合并感染:得病人数高,两者互为因果,必然要兼治。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危害还在于糖尿病高渗综合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

8、乳酸性酸中毒危害

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酮体大量产生,组织未及氧化,肺及肾也未及时调节排出酮体,血酮浓度明显增高,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需紧急救治。病人多有心、肝、肾脏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饮酒、大量服用降糖灵史,症状不特异,死亡率高。

此外,糖尿病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及皮肤等感染,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引起周围神经炎,胃肠功能紊乱,尿潴留、尿失禁,男性阳萎,女性月经失调,性冷淡,此外指甲、口腔、牙齿、骨关节等亦可发生病变,因此糖尿病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

1、突然的视力减退

糖尿病人的晶状体会因水分渗入而膨胀,变凸,增加屈光力,发生近视;还会因视神经损害和眼底血管病变、视网膜静脉扩张、出血,甚至剥离,导致视力模糊。

2、餐后低血糖

在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分泌过程缓慢,当达到高峰时,餐后血糖高峰已过去,会发生低血糖反应,餐后3-5小时出现头晕、眼花、心慌,甚至昏迷。

3、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4、阳痿

男子性功能受植物神经控制和调节,糖尿病人因植物神经功能降低或丧失,会导致阳痿。

5、疲乏无力,肥胖

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6、手指发麻发凉

在平时会有人出现一些不知病因的手麻情况,当手指无明显诱因出现对称性发麻时,可以检测一下血糖,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的病变。

7、伤口愈合慢

因血糖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当突然发现皮肤破损而伤口不易愈合时,应检测血糖。

怎样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

预防定期测量血糖

定期测量血糖可以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

控制血压

通过运动和饮食来实现减肥,特别要







































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白癜风精细诊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